滴滴優步哪個比較便宜 打車軟件哪家強
滴滴優步你正在用哪個呢?到底誰比較便宜?下面我們就來看看!
問:“打車軟件哪家強?”
答:“9公里以內,用Uber;9-16公里,用滴滴;16公里以上,用易道。”
這一“打車省錢攻略”在微博引發了熱議,連馮大輝都給出了服氣的結論。
但是,這個錯誤的結論我并、不、服、氣!
那么,打車軟件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呢?
答:短距離下Uber最便宜;46.6公里以上,易到則是最優選擇。
打車軟件哪個比較便宜,除了關注他的優惠活動,我們還要考慮不確定性和不持續性。
不確定性
實際上,不同城市的同一打車軟件,采用的收費標準并不是完全一樣的。比如在昆明Uber的4.18元/公里,0.4元/分,但當城市切換到廣州,這一數字立刻會變成1.7元/公里,0.55元/分。
不持續性
打車軟件中的優惠活動并不是都是長期的,并且還會隨著用戶打車次數的積累發生變化。
那如果是同一城市呢?也有可能因為車型或者出發地不同,而導致優惠和資費不一樣。
下表是網友整理的廣州司機通過打車軟件能獲得的提成金額(標紅部分)。可以看出,50公里以內的距離,車速越快,Uber越省錢;當距離超過50公里,高速的易到更值得推薦。
首先,我們先來計算一下,在沒有優惠和溢價情況下打車的費用。
為了方便,我們將城市選定在帝都。一般來說,打車的基本費用包含“起步價”、“用車時長”和“路程總長度”,車費由三者共同核算,具體費用依據不同城市選擇的不同車型而定。服務過程中產生的高速費、過路過橋費、停車費、夜間服務費及長途服務費等需要客戶額外支付。
目前、Uber、滴滴、易到的資費標準是:
我們依舊將路程設定為a,時間設定為b。不考慮優惠時,以最普通車型為例。
假設車速20km/h為臨界值,那么,大于20km/h為非高峰時段,小于20km/h為高峰時段。僅從數值上,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等式b=3a。
先來看看Uber和滴滴:
8+1.5a+0.25b-(6+1.8a+0.5b)>0
則a<1.9
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,在不超過1.9公里的情況下,選擇滴滴。
再算一下Uber和易道:
8+1.5a+0.25b-(15+2a+0.4b)>0
則a>46.6
得出第二個結論,在大于46.6公里的情況下,選擇易到。
并且,我們可以計算出,超過20公里,易道實際費用為55+0.4b+0.5(a-20)=45+1.7a
誒?這好像跟你剛提出的結論并不一樣啊!
先別急,接下來,我們要說的就是專車費用計算的動態定價了。
動態定價模型:供求曲線
由于轉車的供應和需求都有極大的彈性,建立一個動態定價模型就顯得十分必要了。
就需求方而言,在兩個方向上都具備高度彈性。其一,當價格升高后,直接使需求量相應減少。其二,當價格降低后,需求量也會立即增加。
算法會根據供需自行進行調整,當需求大于供給,則自動提高價格,減少需求,提高供給,使得供需達到一個動態平衡。從圖形來看,動態定價時,Q點總會比常態價格的更靠右,用戶能打到車,實際是因為供給增加了。
目前Uber在京的優惠活動在10元左右。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發現,在1.9公里以內,這個車費完全可以被優惠力度全覆蓋,而滴滴的優惠則只有50%的幅度。
對此,Uber也很是自信。
Uber7月12日新海報豪氣放話:不用比價了
此外除了收費,服務也是考察打車軟件好壞的另一個因素。
我將三家的特點大致羅列如下:
Uber的本地化其實做的并不好,而且不能預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場景,其核心競爭還是在于算法突出,自成一套服務體系;但本土化的易道、滴滴則是通過搶單的方式,把用戶和司機放在了對等的位置。從這一點來說,調研中,司機多傾向于滴滴也就不奇怪了。
總的來說,在不考慮那么復雜因素的前提下,在不超過1.9公里的選擇滴滴,在大于46.6公里的選擇易到,其余公里數可選擇優步。你贊同嗎?